
小時候一直想要一隻小叮噹,期待著能向大雄一樣,擁有各項神奇道具的幫助。其中我最想要得就是“任意門“,一扇能讓我在一秒之內就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出入口。但隨著科技與網路的驚人成長,或許有一天,小叮噹將再也不是漫畫裡的虛構人物。
在五月底到六月中,一位英國的藝術家Paul St George 分別在倫敦橋下與紐約布魯克林橋下建造了兩座超大的電傳望遠鏡(Teletroscope),透過光纖網路,創造了兩大城市在大西洋下擁有一個五千五百七十公里的神祕通道互相連結的幻覺。
站在望遠鏡前,看到倫敦的民眾站在鏡頭裡對我揮手時,突然有一種如果我再跨一步就能到倫敦的錯覺。現場有許多人與在倫敦的親友約好,在同一時間出現在望遠鏡前打招呼;由於這兩座電傳望遠鏡只傳送影像沒有聲音,大家必須透過紙筆或手機溝通。看著不論大人或小孩都興奮得不斷在鏡頭前拼命揮手,不管認識或不認識都一起熱烈討論著這項創作,頓時;我有一種世界其實很小,紐約人其實很熱情的感覺。
看著眼前打造細緻的仿維多利亞時期的老式電傳望遠鏡,我不禁在想溝通這件事,從飛鴿傳書到3G,網路科技真的將全世界連結的更緊密。一封email,電話與視訊,我們就可以隨時跟不論身在何處的親友連絡上。但不知道為什麼,我還是想念以往手寫信的溫暖。收到信時的興奮,打開信時的迫不及待,閱讀信時的專注,從筆跡中去讀取寄信人當時的心情,是否有不小心的咖啡印或是淚痕?是寫在精心挑選過的信紙上還是隨性的寫在便條紙上?他/她是在書桌前,餐桌前或是在沙發上?網路雖然非常即時,但總覺得少了點人味,也少了那份對時間地點與情境的想像空間。
###
Teletroscope網站
http://www.tiscali.co.uk/telectroscope/home.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