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說七月四日美國國慶看完煙火之後,接著就是週末。由於牛角接著要飛往加州當保姆,好友提議去Boston過週末。想想牛角還沒去過這傳說中的美麗的文化都市,就一口答應。兩人二話不說,胡亂的將東西打包之後,上網買了兩張車票,就趕到Chinatown搭上往Boston的巴士。終於在經過四個小時的車程之後,我們抵達了目的地。
由於是一趟隨性之旅,兩人就背著包包與相機開始亂走。一出South Station,我就看到喬治華盛頓在路上走,心想,媽丫!雖說是歷史文化之都,野不必穿古裝吧!後來才發現,原來我們正好遇上著名的海港節 (Harborfest) ,為慶祝美國獨立紀念日,當地人就穿上古裝以“化妝派對“的方式慶祝。
我們從South Station一路走到水族館附近歇腳吃中飯。牛角必須說,Boston的海鮮還真正點,那龍蝦之鮮美,令牛角每吃一口臉上都掛著幸福的微笑!吃完飯,就到觀光客必去的Quincy Market晃晃。由於是週末,廣場裡到處都是街頭藝人的表演,有掙脫術,小丑折氣球,街舞,變魔術….等等,令人目不暇給呢!
看完表演,由於已接近黃昏,夕陽超漂亮,於是決定不搭地鐵,步行過橋,往Cambridge(劍橋)方向邁進。當走到MIT周邊時,已經天黑了,這時牛角開始驚覺我們已經背著行李走了6個多小時。頓時感到腰痠背痛,腳重到抬不起來,是說人的意志力雖然驚人,但頓時的鬆懈才是可怕。還好,不遠處就有一間旅館,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就決定check in啦!在朝旅館邁進的途中,牛角看到一間餐廳外面“掛“著一隻美人魚,要說他美麗呢,還不如說在夜晚時被聚光燈照著的她,散發著一股神祕中帶點憂鬱的氣息。
Check-in梳洗之後就到街上覓食。劍橋是個大學城。著名的MIT就在這裡,果不其然,連小店裡的菜單都是化學元素表呢,搞不好坐在我們隔壁桌的就是下一個諾貝爾得主之類的,哈!
第二天,吃完早餐之後,就又展開苦行僧之旅
第一站:MIT的美術系看展覽
第二站: The Mary Baker Eddy Library 看Mapparium
真的很屌,由建築師 Chester Lindsay Churchill所設計,於1935年完成的一個全部用玻璃打造的球體世界地圖。這個美麗的玻璃球體有三層樓高,中間由一座橋連接入口與出口,當介紹員介紹歷史時,每個國家的玻璃片會發亮。由於是個球體,當你站在北極的正下方時,只要發出一個聲音,馬上有超震撼的立體環繞音效。另外,如果一個人站在入口向門樑說悄悄話,站在出口的人可以聽的一清二楚,真是太神奇啦!詳細介紹請上網站: http://www.marybakereddylibrary.org/exhibits/mapparium.jhtml
第三站: Newbury Street 愛血拼的人,這條街絕對是天堂,有夠長又有夠多精品店的啦!而且一路上還有一“拖拉庫“的餐廳與咖啡館供你停下來歇歇腳,邊休息邊欣賞古色古香的建築與人潮。
走完 Newbury Street,牛角就舉白旗投降了,算算從早上出門到現在,我們又硬生生的給它走了7個小時,再也走不動啦!於是乎到South Station,排了2 個小時的隊之後,搭上回紐約的巴士,再經過4個小時的車程,終於在半夜一點多,回到可愛的家。牛角一想到再過24小時就又要出發坐5個小時的飛機去舊金山,心就涼了一半,是為何要這樣拼命呢??